欢迎进入平凉机电工程学校门户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实训 > 教师园地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李芳芳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使学生的课业负担繁重,妨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主要的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语文教育方面主要表现为:应试教育评价观对语文教学的误导,看重分数,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答案追求整齐划一,遏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没有把非智力因素纳入考查评价的范围。新课程把“创新教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不论对被教育者还是教育者来说都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在这方面的认识和做法。

一、摆脱教学奴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教学形成了思维定势,不敢越雷池一步。要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摆脱这种教学奴性,从学生心灵深处激发创新潜能。

(一)用名人事迹激励,启发学生创新意识

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素材。那些杰出人物以自己独特的创造和扎实的实践,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哥白尼不迷信他人,不畏权贵,创立了“日心说”;徐霞客不畏艰险,遍踏祖国山山水水,提出许许多多独到的地理学见解;苏东坡黑夜驾舟,寻访石钟山,大胆否定前人假说,深究石钟山得名原因;鲁迅目睹国民之麻木愚昧,毅然弃医从文,寻求救国救民的路子等。教学中应结合这些内容,激发学生敢于破除迷信、不畏艰险、大胆创新的兴趣。

(二)构建问题课堂,启发学生创新意识

新课改倡导,要打破教师自问自答的惯性模式,承认多元化、独立性与模糊性,构建质疑、探究的开放型、立体型教学新格局。教材中的作品,尤其是那些经典作品,是常教常新、常学常新的,对他们的揣摩与研究可以说是无止境的。笔者在讲到《祝福》中祥林嫂死因时,许多学生提出了种种看法,有的学生认为祥林嫂是被环境迫害而死,有的认为祥林嫂是被流言淹没而死,有的认为是个人性格中的奴性成分使之走向死亡……学生提出的这些说法,笔者都给予了鼓励,肯定了他们的创新与勇气。
二、尊重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包括否定、怀疑、批判的精神,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无私献身的精神等,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肯定学生的人格力量。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是把握课堂气氛的舵手,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情绪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活动实质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它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教学目标及内容进行的心灵对话和智慧碰撞。让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灵自由”是创造力表现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土壤。只有在民主的课堂上,学生心情舒畅,兴趣盎然,他们才有可能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认真回答,智力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挖掘。

 (二)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引导学生创新,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创新意识。许多老师的课堂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照本宣科”、“家长制”、“一言堂”等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把自己外在的权威转化为内在的权威,注重塑造以高尚的师德和渊博的知识为核心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是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具体体现。倡导学生对作品能够批判的继承、借鉴,汲取精华,摒弃糟粕;不迷信名家名作,要实事求是,不盲目崇拜;不迷信老师,认识到老师也难免有不准确不精当之处。

三、生活实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实践活动。创新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能转化为创新能力。

(一)让学生自由写作,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中学生处于思想最活跃时期,心灵敏感情感丰富。笔者经常要求学生“我手写我心”,怎样想就怎样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即使写出偏激的思想,也鼓励他们说真话的精神。注意驱动学生写作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动机,消除学生写作活动心理障碍,多侧面的引导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指导他们在观察、思考、联想、想象、表达中注重个人体验,发挥个性优势,使写作形成习惯,进而成为一种精神上的放松与享受。在作文讲评中,注意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加强学生之间的互评,交流创新经验,增强表现个性的勇气。
(二)广泛开展语文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使学生了解社会,进一步认识自己,提高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笔者经常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如课外练笔活动,写路上见闻录、读书笔记、影视评论等;文学社团活动,成立读书会、文学社、墙报编辑部等;社会调查活动,开展民俗风情调查、家乡历史调查、旅游资源调查、风物特产调查等;跨学科的综合活动,如乐曲鉴赏评论、美术鉴赏评论、体育竞赛评论等;公益型社区活动,如配合当地政府进行政策宣传,让学生加深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对周围环境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语文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建立崇尚创新的评价机制,发挥导向作用

在实践中对旧的评价体系进行全面改造,建立新的评价方法,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新的语文教育评价,方法应该是多元化的、动态的:

(一)评价内容和标准应该多元化

不仅要评价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意志、人格、个性等的发展状况。其中要特别注意,使评价结果反映出创造品质中不可或缺的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灵活变通的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评价形式和过程应该多元化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的,因此评价的形式也不应该是一样的。否则,评价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没有实际意义。除了传统的笔试考评以外,还可以有口试考评、实际操作考评等;除了静态评价,还应该有动态评价。学生只有不断得到关于学习过程中各种行为及其发展状况的适当评价,才能不断地长善救失,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