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平凉机电工程学校门户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德育纵横 > 德育之窗

浅析班级管理中师生冲突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班级管理中师生冲突的原因及对策

魏永奇

职业学校学生相对普高学生更有他的特殊性,概括起来有两点:不爱学习,行为习惯较差。具体表现在:学习上知难而退,行为上易走极端,信心失落,性格孤僻,部分学生还与社会人员联系密切,关系较为复杂。这些因素极容易导致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与学生发生冲突,而用巧妙的管理方法处理、化解师生冲突,对治理好一个班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师生冲突的原因分析

1.师生对彼此角色的不完全接纳。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对现阶段学生扮演的角色所持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师生之间是互动关系。教师的言行态度影响着学生,同时学生对教师角色的认识和态度也会最终影响着教师。师生双方对彼此角色的不完全接纳是导致师生冲突的内在原因。

2.师生双方沟通低效。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行为,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要想教与学两者顺利进行,师生之间的沟通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师生之间的沟通状况也是师生关系疏密程度的晴雨表。现阶段师生之间存在着缺少沟通、沟通渠道比较狭窄、方式单一、缺少技巧等情况,导致师生双方沟通的效率不高,而师生双方沟通的低效是导致师生冲突的重要原因。

3.教师不尊重学生。要搞好教育工作,不仅要发挥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也要激发学生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是对学生的一种善意的行动倾向,它包含着对学生个体存在价值和上进愿望的肯定,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尊重学生就是要平等看待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爱好、情感、性格、理想和劳动成果等,其最基本的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和信任学生是尊重学生人格的特殊形式。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换位思考,尊重和理解学生,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这实际上包含着对学生人格的一种深层次的尊重。大多数教师在通常情况下能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但仍有个别教师在特殊情况下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有意无意地伤害了一些学生的自尊,或者不善于向学生学习,也不乐于与学生交流,处理问题一意孤行,引起一些学生的反感,以致师生关系僵持,从而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和谐。

4.学生不遵守班级纪律。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稳定和谐的班级秩序是班主任和绝大多数学生所希望的,遵守班级纪律也是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最起码的准则。但在学校教育实践中,总有个别的学生会用一些违纪行为来干扰和破坏班级秩序,影响周围甚至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严重的会蔓延成许多学生的类似行为。这时,一些引起师生争议的事件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把违纪的学生和希望维持班级秩序的教师推向对立的位置,从而引发师生冲突。

 二、师生冲突的特点

    1.必然性。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冲突在任何类型的学校中都会存在,师生差异的多样性和师生互动的频繁性决定了师生冲突的必然性。正是这种必然性决定了师生冲突管理的必要性。

    2.普遍性。师生冲突几乎存在于学校的各个角落,因为师生是学校的主体,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是学校内部最主要的互动形式。因此,师生冲突具有普遍性。

    3.隐蔽性。师生冲突可以分为隐性冲突和显性冲突,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地位上教师明显高于学生,所以学生一般不会采取与教师激烈冲突的方式,师生冲突主要以师生间情绪排斥、情感对立、思想隔阂等隐性方式来表达。

    4.精神性。当代学生的精神世界受到了市场经济和社会思潮的强烈影响。他们追求民主、平等、自由的倾向格外明显,即使面对的是教师,他们也希望充分施展自己的个性,并得到教师的尊重。如果教师在语言、行为等方面对学生表现出一些不理解、轻视,甚至不尊重,一些个性强的学生就会进行反抗,从而导致师生间的冲突。

三、师生冲突的应对策略

师生冲突会产生负面影响,一是形成师生双方的对立情绪。二是

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另外,如果发生师生冲突,一般情况下,学生都把对教师的情感泛化到该教师所教的学科上,学生对教师会有疏离感甚至反感,内心对教师会产生怀疑甚至抵触,对教师传授的知识与信息就很难接受。这种心理障碍会使学生丧失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正确应对。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1.发挥师生冲突的积极作用。冲突所产生的影响不见得都是负面的,如果冲突处理得宜,反而能将冲突的阻力转化为助力。班级管理中发生的师生冲突,不仅有助于推动学校或班级的有关规章制度的改进及新规范的产生,同时会促使新型教育观在班级文化中的萌芽。在很多情况下,师生冲突是由于学生行为与班级制度文化不相符而引发的,班级制度一经形成,不仅具有稳定性而且具有约束性,对学生发挥着引导和规范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原先一些教师认为合情合理的制度规范,在现在看来则成了不合乎情理的束缚,于是矛盾随之而起,问题随之而来。因此,为了促进师生和谐交往,教师和学校应重新审视班级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并使其合理化。师生双方亦可以通过沟通、谈心,抑或是双方或某一方不同程度地让步或妥协,从而改变那些旧有的、不合时宜的规则,建立新的规章制度。新制度的建立,能够加强师生对伴有冲突的班级生活的适应能力,丰富和发展班级的制度文化,教师应善于发现冲突中所集中反映的问题,并分析和解决它,从而更好地发挥冲突的积极作用。

2.拓宽师生的沟通渠道。班级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往往是由于师生之间不善于沟通而造成的。因此,建立一种自由开放的沟通网络,显得特别重要。很多情况下,学生的反抗行为只是想证明他们的重要性,向教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渴望被倾听,如果教师能够表示出对学生的关心,学生的违纪行为就能够减少到最低。因此,教师应真诚地坦露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并且毫不吝惜流露自己对学生的赞扬与赏识,不适时机地给予学生温暖与关怀,这些都将使师生获得知识外的情感收获。

3.师生进行换位思考。当教师对学生缺乏充分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某些观点或行为难于接受时,如果教师通过扮演学生的角色,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体验一下学生的感受,就可能会更好地了解和接受学生。教师也可能从中发现自己也未必完全是正确的,从而改变自己对学生过于苛刻的要求。另外,如果也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学生就可能理解教师渴望自己成才的迫切愿望,学生就自然消除了对教师的抱怨,甚至是对立的情绪,从而更好地联络了师生情感,增强了民主与团结。